事關民營經濟,胡錫進發聲
3月7日晚,胡錫進發布微博稱,“我們都受惠于這些年民營經濟的大發展,我們用的手機大多是民營企業生產的,享受網上購物和互聯網支付的方便服務以及使用社交媒體交流,也基本是通過民營企業產品實現的。民營經濟為國計民生作出的貢獻以及它給國家增添的競爭力都是明擺著的?!疵駹I經濟’形成虛假輿論,受到一些力量的推波助瀾,這的確值得反思?!?a
style="color:#b6b6be;white-space: nowrap;" class="article-link" id="newSpecialLink"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data-find-id="732"> | 相關閱讀(鳳凰新聞)
53

顧小柯
人力資源總監
記得去年一篇關于胡錫進的文章很火,大概說的是“關心中國經濟的老胡”。不管老胡喜不喜歡,他已經站在了中國輿論的風口浪尖。這種被關注的感覺,可能一直是他所追求和享受的,也是他的特殊身份造成的。
中國有句俗話,槍打出頭鳥。不管是“捧殺”還是“棒殺”,很多人都想盡辦法借胡錫進說話,也想看他的笑話。胡錫進自己肯定也知道這一點,而且要看他如何妥善處理,能否把握住自己。一個合適的語言要長時間全方位的測試是不容易的。老胡是中國輿論場的一個特殊存在。尤其對于一些心照不宣的敏感話題,老胡總能像皇帝的新裝里那個天真的孩子一樣“直言不諱”,就比如這次關于“民營經濟”的論調,如果不是他說,好多人也許沒有感覺,或者感覺不至于上綱上線。
不得不承認,我們每個人都某種程度在“信息繭房”,一個圈子在傳的消息總感覺就能成了影響廣大的輿論似的。而在這個圈子里展開的精準論戰,有所指,也有所維護,圈子里很清楚矛盾點以及在爭什么,而圈外的人會好奇何必如此唇槍舌劍。